美国大豆期价意外下跌!背后原因与未来走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5-09-10
摘要: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周二收盘走低,11月大豆合约下跌2.50美分,报收1031.25美分/蒲式耳。这一下跌发生在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发布前,市场担忧中国需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周二收盘走低,11月大豆合约下跌2.50美分,报收1031.25美分/蒲式耳。这一下跌发生在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发布前,市场担忧中国需求疲软和全球供应充足。

市场分析师指出,中国继续避开美国大豆供应,转而采购南美大豆,给美国大豆市场带来压力。交易商在重要报告出台前调整仓位,加剧了市场波动。


01 价格走势:技术支撑与市场波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二全线下跌。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2美分到2.50美分不等

其中9月期约下跌2美分,报收1011.50美分/蒲;11月期约下跌2.50美分,报收1031.25美分/蒲;1月期约下跌2.25美分,报收1050.50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029.25美分到1036美分。该合约在100日移动均线处获得支撑,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水平

02 中国需求转变:市场最大压力源

由于中美贸易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买家一直避开美国大豆,给美国大豆市场带来了持续压力

一位分析师指出:“中国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购买美国大豆,但由于南美大豆产量巨大,他们能够购买南美大豆,从而避免进入美国市场。”

南美大豆报价较美国每吨低15-20美元,巨大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量国际买家,这使得美国大豆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03 等待USDA报告:市场预期与预测

市场参与者正在等待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全球供需报告。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农业部预计将在周五的供需报告中将美国大豆单产预测下调至每英亩53.3蒲,低于上月的每英亩53.6蒲

分析师还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42.71亿蒲,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之一。一些分析师还预计美国农业部将会下调美国大豆出口预期

周一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美国农业部连续第二周下调了玉米和大豆作物状况评级,这支持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将在供需报告中下调产量预估

04 天气条件改善:收获前景良好

气象预报显示,下周中西部地区天气干燥温暖,非常适合作物收获

美国中西部农业带近期迎来普遍降雨,极大改善了土壤墒情。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和印第安纳州等主要大豆种植区上周降水量达到2-4英寸。

这场及时雨缓解了市场对干旱影响产量的忧虑,交易商们降低了对产量损失的预估,认为单产可能会高于此前预期。

05 资金流向:机构投资者调整仓位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三在大豆市场净抛售1000手,相比之下,周二净买入3000手

周二,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77,646手,上个交易日为82,698手。空盘量为401,077手,上个交易日为401,796手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管理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头头寸减少1.2万手,表明机构投资者正在削减看涨押注。

06 连带影响:豆粕与豆油走势分化

与大豆走势不同,豆粕期货周二收盘上涨12月豆粕期货合约结算价上涨3.40美元,报每短吨289.00美元

而12月豆油期货合约则下跌,结算价下跌0.99美分,报每磅50.48美分。这种分化走势反映了加工利润和需求差异。

大豆制品间的价格走势差异,反映了当前市场对蛋白粕和植物油的供需看法不同。

07 国内市场影响:连豆跟随下跌

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跟随美豆走低,主力合约下跌1.5%,报收每吨4,630元左右。

国内豆粕价格随之回落,较上周下跌100-150元/吨。这对养殖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户的饲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分析师提醒称,虽然价格下跌,但国内大豆库存仍然处于相对低位,下游企业可以考虑逢低适量补库。

08 市场展望:短期承压,中长期或有转机

短期内,大豆价格可能继续承压。美国作物天气改善和南美供应充足将继续压制价格反弹。

中长期来看,市场仍需关注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如果单产预估被进一步下调,可能会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价位不宜盲目追空。建议等待USDA报告出炉后再制定操作策略,重点关注1030美分支撑位和1050美分阻力位的突破情况。


大豆市场正处在关键转折点。未来几天,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以及中国采购动向将共同决定价格走向。

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演变,灵活调整策略方能在这波行情中把握机会。下一次USDA供需报告将于9月12日发布,这可能成为市场的下一个重要催化剂


标签: